游客发表
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问题是用力过猛,需求曲线被推到d2的位置上。
他2006年的论文《价格稳定是否足够》(Is Price Stability Enough)预测经济可能出问题,2007年6月的年度报告更加清楚地表明其观点。进入 张维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金融危机 。
《华尔街日报》曾于2007年6月25日以《金融过度中,奥地利经济学复活》(Amid Financial Excess,A Revival of Austrian Economics)为题介绍了国际清算银行基于奥地利学派理论分析世界经济形势的年度报告(由加拿大籍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威廉·怀特主持完成)。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就是主张政府干预主义的经济学。最近西班牙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Jesús Huerta de Soto)出版了《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Money,BankCredit and Economic Cycles)一书,被认为是奥地利学派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最完整的现代版本。萨伊定理(Says Law)认为供给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创造供给。但是由于人民币低估汇率,美国货币增加没有表现为价格上涨。
经济衰退时上游产业下滑幅度大,下游产业下滑较小。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经济部门的威廉·怀特是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方法主要依据奥地利学派的理论。第二是买证券化金融资产,这符合现代金融投资理念,也能够很好地改变中国的金融机构,完善中国金融的功能。
美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什么大幅度超越了日本,实际上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和日本经济的竞争力差不多,后来大幅度超越了。当然中国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新的特点。这当中两个支点:第一,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可持续交易的改革,这个不完成不知道怎么国际化,这一关一定要过,世界上前十大经济体只有中国没有完成。我认为创业这种财富积累方式应该大大提倡。
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是完成综合金融结构转型,我们的金融结构太老了,其中金融资产结构变的非常重要,我倒不太关注金融机构的分布,我关注金融的功能结构,你是什么机构没关系,但是你的功能要转型,传统商业银行的功能当然是存款、贷款等,这是它的传统业务,但现代商业银行会有新的功能,财富管理,如果不理解这条,还处在传统的利差阶段实际上就没有竞争力,因为它的定价会很低。关于什么是高收入国家或者发达国家的门槛标准是什么,虽然有不同的解读,但大体上一般认为人均GDP或者GNI(国内总收入)超过12500美元,一般认为这个是踏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这个标准不是我定的,是世界银行在2020年底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里确立的。
再分配当然是公平,公平非常重要,我们要让社会的低收入阶层、贫困家庭通过转移支付、救济等方式,要让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同时要为社会、为低收入阶层和贫困家庭提供高品质的公共产品,这也是再分配的重要内涵。所以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也是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重要内涵。第二,金融必须要做到普惠性,这一个缺乏普惠性的金融很难说它是一个现代化的金融,如果只是在为富人、大企业服务,忽略了小微企业的需求、忽略了中低收入阶层的财富管理需求,你说这个金融到是个现代金融?我不认为,这仍然是一个传统金融。我们的金融体系必须要很好地在这些功能方面完善起来。
至于其他社会性指标,有更多要做的事。世界上超过这样一个人均GNI标准的国家很多很多,中东基本上所有的国家都超过了这个标准,但是并没有认定它是一个发达国家或者是现代化国家。中国的改革开放40多年时间表明,我们走了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所以我们全面实现了小康,正在迈向发达国家,正在迈向现代化,我们必须在未来根据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现实、我们的困难来深化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我认为这是一个经济学的共识和常识,因为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是分工,分工基础上的平等交易,透明的市场、公允的价格进行分工和交易,效率就创造出来了,财富就创造出来了,小而全的社会、大而全的社会都创造不了很多财富,封闭的社会更创造不了财富,所以分工也包括国际分工,基于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通过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实现比较,这样财富才会源源不断创造出来,我们必须要深化财富的创造机制。第一,现代化很重要的一点,首先你是一个高收入国家,是个富裕国家,这是基本前提。
共同富裕首先要是一个富裕国家,如果它连国家都不是一个富裕国家,不是高收入国家,实现共同富裕还是比较困难。最重要的是它的功能转型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个非常重要,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它服务面的扩展,这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涵,拉长它的服务链条。
2、科技水平要大幅度提高。所以如何优化、深化财富的创造机制我认为变得非常重要。
为什么我们的商业银行在中国市场上定价如此之低,3-4倍市盈率,0.5倍左右的市净率,全世界最低,虽然美国也有少量的公司的市净率低于1,但是它在0.8、0.9,多数还在1以上,我们基本上全部在1以下,这表示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迫在眉睫。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与金融的作用》。中国经济要进入现代化,我们必须要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要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产业迭代。你不要天天指望它赚了钱就把钱存到银行,作为居民储蓄存款,很多人越来越不这么干了,很多人希望组合资产,需要获得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风险收益率,这对他变的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创造一系列的带有风险的风险资产,风险资产的背后是承载性、是高收益率。第四类就是让人们去创业,剩余的收入再借一点、再贷一点、再投一点,人们去创业。一个封闭的金融肯定不会说它是一个现代金融,肯定不是金融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我们如何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让财富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刚才我说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内涵,其中有一个是大家特别关注的,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虽然有一个时期人家说把这个称做GDP主义,但实际上放在历史的长河里看,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很贫穷,急于摆脱贫穷,所以每个地方都要发展经济,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事,虽然可能对环境有所破坏,但是可以表明地方政府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起了独特的作用,这是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政府所不具有的经济职能。比如在中国,地方政府的作用就很重要,在整个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过去40多年来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像中国的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这么大的作用,承上启下,中央的政策、中央的规划具体落实,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如果金融只是复制传统、复制历史,这个金融是没有进展,这个国家也没有进展,这个国家的金融也没有进展,如果金融的转型是关注未来,那产业升级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创造、要提供高品质的公共产品,包括教育、医疗等,也包括我们的环境、空气、水,这些都是公共产品,都是我们走向共同富裕中属于再分配的比较宽的内涵。
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结构不转型、不改革,金融业态不多样完成不了这个事,因为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很重要的是要服务于代表未来的实体经济,这非常重要。来源: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2022年11月11日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普惠金融 。没有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国金融的发展就会走老路,会步发达国家之后尘,想赶上它很难。作为一个国际组织我认为它还是有权威性,这是一个基本的指标。
过去中国老百姓财富的积累、很多研究表明中国居民的资产结构67%在房地产上,这是不正常的,我认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可能很多方面指的是这个,因为剩余收入变成存量财富有几条途径,第一条途径就是把钱存入银行,把消费扣除之后剩余部分存入银行作为居民储蓄存款,这是中国最传统的财富积累的方式。还有很多其他指标,包括法治水平、人均的预期寿命、教育的平等程度以及创新的能力、生态环境、国际影响力等,这些都构成了发达国家或现代化的社会性指标。
其中有一条大家非常关注,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个提法非常新颖,而且是中国式现代化非常重要的特征。一方面它没有既成的需求、没有既成的市场,另一方面会受到传统产业的打压、阻挠,所以新技术变成新产业其中充满了大量的不确定性。
同时我们又有中国的特点,所以我们的市场经济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它是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种探索形态,一种形态在中国的实践。市场经济是如此,现代化也是如此,刚才我说我们肯定是要体现现代化的一般内涵,要符合一般的标准,大家公认的标准,这是必须要达到的,同时我们又赋予它新的内涵。
当然,什么样的制度可以让财富源源不断创造出来?那就是市场经济,那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和模式。我们靠脱媒、靠市场力量,人家已经走了很多年了,但是科技对中国金融提供了一种新的动能,我们要高度重视科技对中国金融的作用。所以我想这是金融在推动中国金融现代化过程中通过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起的作用。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本文整理自吴晓求于2022年11月10日在2022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所以我们必须推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产业迭代。同时我们又是中国式的,一定有中国的特点。
再分配不仅仅是一个转移支付,不仅仅是一个补贴、救济的问题,这个当然也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防止贫富差距的过度扩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即使按照官方的统计0.47,应该是一个偏高的,贫富差距有点大的基尼系数。
把内涵理清楚了,目标就清楚,我们就可以采取很多有效的措施。大家都知道,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当然是最重要的,后来也形成第三次分配,在一个富裕的社会里面还有第三次分配。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